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,山萸肉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

2025-06-23

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,山萸肉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,以下是山茱萸的相关介绍:来源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。主产于浙江、河南、安徽、陕西、山西、四川等地。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,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,及时除去果核,干燥。别名山萸肉、山芋肉、山于肉、枣皮。性味归经酸、涩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

补益肝肾:用于肝肾阴虚或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头晕目眩、阳痿等症,能补养肝肾之精血。

收敛固涩:可固精缩尿,治疗遗精、滑精、遗尿、尿频等;能敛汗固脱,用于自汗、盗汗,以及大汗不止、体虚欲脱等;还能固崩止带,对妇女崩漏、月经过多及带下证有一定疗效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一般用量为 6 - 12 克;或入丸、散。急救固脱时,可用至 20 - 30 克。
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

主要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诸证,如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、视物昏花等。其特殊功效在于既能补肝肾,又能涩精止遗、敛汗固脱。在一些危急重症中,如山茱萸可用于大汗亡阳欲脱之证,能起到敛汗固脱、回阳救逆的作用,常与附子、人参等配伍使用。

常用方剂

六味地黄丸:由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、牡丹皮、茯苓组成,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,主治肾阴亏损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等。山茱萸在方中与熟地等配伍,共同起到滋补肝肾之阴的作用。

肾气丸:干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桂枝、附子组成,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,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证。山茱萸在方中既补肾阴,又助肾阳,与其他药物配伍,以达到阴中求阳的效果。

配伍炮制

配伍:与熟地、山药配伍,可增强滋补肝肾的作用,用于肝肾阴虚之证;与附子、肉桂配伍,能温补肾阳,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、阳痿早泄等;与龙骨、牡蛎配伍,可加强收敛固涩的功效,用于遗精、滑精、自汗、盗汗等。

炮制: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有酒制、蒸制等。酒制是取山茱萸肉,用黄酒拌匀,置适宜的容器内,密闭,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,炖至酒吸尽,取出,干燥。酒制后可增强山茱萸的滋补作用,并能借酒行散,使补而不滞。蒸制则是将山茱萸肉洗净,置笼屉内蒸至紫黑色,取出,干燥。蒸制后可使山茱萸质地柔软,便于切片和粉碎,同时也能增强其补肾涩精的功效。

副作用

山茱萸一般在常规剂量下使用较为安全。但如果大量服用,可能会引起胃酸过多、胃脘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。

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,不宜服用山茱萸,以免助湿生热,加重病情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返回